第(1/3)页
拿到苏谨的供状后,刘观连夜忙着为他罗织罪名,书房通宵达旦的亮着。
可当他拿着苏谨的供状进宫,准备给他最后一击的时候,陛下却先他一步把苏谨处置了!
罢爵夺权,贬为县令,无疑是一件好事,意味着苏谨被彻底赶出权力中枢。
但刘观怎么就觉得,这件事哪里不对呢?
陛下,怎么这么急?
“不行,先观望。”
他想要冷静下来观望一下,再定行止,可随着苏谨罢官的石头掉落海潮,激起的巨浪却早已裹挟着他,不得不向岸上冲击。
都察院派出御史,满世界彻查魏圭、路确、童福山等人案子的时候,很多官员一直在默不作声的观望。
他们在等,在等陛下是不是如他们所想的那样,真的恶了苏谨。
当刘观这个急先锋,上蹿下跳的忙着找苏谨麻烦的时候,学聪明了的这些人,却只安静的看着。
如今苏谨罢官的旨意下来,就像是一个信号,一个全军冲锋的信号。
刘观还想猥琐发育别浪,然而,友军还有三秒即将到达战场....
全军出击!
距离苏谨被夺爵的消息过去仅仅一个晚上,除了任亨泰这些和苏谨交好的官员,还有一些中立看热闹的,
整个朝堂几乎有一个算一个,齐齐开始弹劾苏谨。
他们有些人的背后,是士族,是为了谋求利益和话语权;
但也有些人,纯粹是为了报复苏谨,报那恶心他们的仇。
声势如此浩大的弹劾,几乎将朱棣淹没在奏疏中。
刘观想要极力遏制手下,不能盲目弹劾,一定不能留下什么把柄,要以证据说话。
说来可笑,一向风闻奏事的都察院,如今却要求拿出实证。
反倒是平日无证不得乱奏的官员,一个个化身御史,开始大喷口水。
只可惜,刘观自以为他能掌控的都察院,也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。
哪怕他极力约束手下的那些御史,可仅仅过了一天,十三道御史中,就有六道的弹劾奏疏抵京,反对陛下对苏谨的处置。
不是嫌处置太狠,而是太轻了。
第(1/3)页